在偶然与协作中相遇——“田中功起:临时共同体”于UCCA北京拉开帷幕
发布时间:2025-09-30 14:17 浏览量:1
2025年9月26日至2026年1月4日,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呈现日本当代艺术家田中功起个展“临时共同体”。本次展览呈现田中功起(1975年出生于日本栃木市)近二十余年的艺术实践,展出包括其早期影像在内的十余件作品,同时还将首次呈现一件由UCCA委任创作的全新作品。
“田中功起:临时共同体”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5。摄影:孙诗。
“田中功起:临时共同体”聚焦艺术家如何在临时性的聚集与开放性的协作中探寻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些由偶然、危机或实验触发的相遇往往短暂,却在不确定与矛盾中显露出情感的流动与张力。展览并不提供明确的答案,而是通过营造情境,让观众在与他人“临时”的共处中体会这一关系的可能。“田中功起:临时共同体”由UCCA策展人张南昭策划。
“田中功起:临时共同体”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5。摄影:孙诗。
田中功起的创作从最初关注物与物的关系,逐渐转向人与物的互动,最终聚焦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他擅长使用影像、摄影、场域特定装置以及特定主题的工作坊,捕捉那些日常、易被遗忘和忽略的行为、物品与观念,通过偶然的组合或去功能化的处理,揭示潜藏其中的意义与矛盾。在他的作品中,普通物件与动作不仅是被观察的对象,也是引发观众重新感知与思考的媒介。
“田中功起:临时共同体”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5。摄影:孙诗。
在早期创作阶段,田中功起聚焦日常物品的物质性,以此打破既定的认知框架。在《123456》(2003)中,一个骰子在玻璃瓶中不断滚动与碰撞,影像与声响交织成近乎无尽的循环。作品以重复与偶然构建非线性的观看体验,将微不足道的细小动作转化为关于对流动与不确定性的感知。
田中功起,《123456》(静帧),2003,4:3彩色有声单频影像,59秒。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看着水消失》(2006)以几乎静止的画面捕捉水分蒸发过程,将观众置于一种冥想式的观看状态:这件极简而近乎无事发生的影像令流逝的瞬间成为唯一的风景,时间成为最核心的媒介,存在的脆弱性与转瞬即逝被无限放大。
田中功起,《看着水消失》(静帧),2006,16:9彩色有声单频HD影像,26秒。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一切一切》(2006)记录了艺术家与助手在街头对日常物品的即兴演绎——扫帚、卷纸、床垫等从原有的用途中解放,成为既游戏化又暗含抵抗性的媒介,引发观众对于物与物、人与物之间关系的重新思考。这些作品以试验性的姿态,预示了田中功起之后对于集体经验与社会关系的持续探索。
田中功起,《一切一切》(静帧),2006,16:9彩色有声单频影像,6分04秒。由台北市立美术馆为第五届台北双年展“(限制级)瑜伽”委任创作。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自2011年起,田中功起逐渐将创作重心转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组织多人参与的“工作坊”探索在临时聚集的群体中,个体经验如何在其中流动、碰撞与消融。他并不以传统意义上的“创作者”自居,而是充当一种“时刻”的促成者——设定情境、退居观察,让参与者在无法完全控制且难以预测的过程里,共同构建一个临时的微观社会。
田中功起,《五位钢琴家同时弹奏一架钢琴(初次尝试)》(静帧),2012/2025,16:9彩色有声单频HD影像,23分15秒。由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大学美术馆委任创作。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本次展览呈现的三件代表作品揭示了这一创作逻辑的多重面向:《五位钢琴家同时弹奏一架钢琴(初次尝试)》(重剪辑版)(2012/2025)将原本的独奏行为转化为必须协商、适应与调解的合作现场。
田中功起,《五位诗人同时写一首诗(初次尝试)》(重剪辑版),2013/2025,16:9彩色有声单频HD影像,23分51秒。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委任创作。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五位诗人同时写一首诗(初次尝试)》(重剪辑版)(2013/2025)在共同创作的语言张力中捕捉个人风格与集体成果的矛盾交织;《五位陶艺师同时制作一件陶器(静默尝试)》(重剪辑版)(2013/2025)呈现了个体意识在群体创作的共同焦点中逐渐消融的状态。
田中功起,《五位陶艺师同时制作一件陶器(静默尝试)》(重剪辑版),2013/2025,16:9彩色有声单频HD影像,21分10秒。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委任创作,与广州维他命艺术空间及观心亭(北京)共同创作。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多人参与下的复杂关系与心理状态层层显现,一种消逝与重生的可能由此出现:当所有人专注于同一个目标,个体的存在似乎在某个时刻消失了,留下的只有纯粹的群体行动。
田中功起,《抓人游戏》(静帧),2024,16:9彩色有声单频4K UHD影像,16分11秒。由德雷斯顿德国卫生博物馆为展览“我们共享的空气”(2024-2025)委任创作。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近年来,田中功起的影像实践持续向更普遍的育儿、上班族等社会议题延伸。《省思笔记(重组)》(2021)改编自艺术家的随笔集,通过重组影像档案与文字,思考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的脆弱性,并提醒着观众真正的改变始终来自个体与社区间的细微联结。
田中功起,《省思笔记(重组)》,2021,16:9彩色有声单频HD影像,6分31秒。为悉尼歌剧院展览“回归”(2021)而作,得到悉尼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支持。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个体经验与公共辩论在《迁徙与毁灭》(2024)中交织,作品以多学科对话为基础,引导观众思考如何在持续变化的世界寻找跨越国界与物种的共生可能。
田中功起,《迁徙与毁灭》(静帧),2024,16:9彩色有声单频4K UHD影像,59分53秒。由欧盟委任创作。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表演即分享自我》(2025)围绕性别角色、家庭分工与职场权力关系展开,揭示个体面对身份认同与价值观差异的现实困境。由UCCA委任创作的最新作品《10年》(2025)召集此前参与过艺术家作品的多位叙述者,通过他们对个人记忆与社会事件的讲述,呈现过去十余年间私人生活与公共历史的碰撞。
田中功起,《表演即分享自我》(静帧),2025,2.35:1彩色有声单频4K UHD影像,19分56秒,与有乐町艺术都市主义YAU合作创作。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本次展览在空间设计上也延续了“临时共同体”的主题。作品的屏幕不依附于固定墙体,而是被安置在简易木质结构上;展厅中散落的椅子可被观众自由移动。观众因而可以在观看过程中随意调整观看视角,或即兴地自发聚集,或独自停留。空间的开放性与不确定性,使展览本身也成为一个不断生成、又随时可能瓦解的“临时共同体”。
“田中功起:临时共同体”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5。摄影:孙诗。
田中功起:临时共同体
2025.9.27 – 2026.1.4
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西展厅、中展厅、新展厅